首页 | 部门概况 | 制度建设 | 教务管理 | 教学质量 | 教材建设 | 学籍管理 | 实践教学 | 职教活动 | 下载专区 | 学院首页 

当前位置:文章正文
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规划
 

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规划

(2011-2015)

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,是专业建设的基础。加强课程建设,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,是关系培养合格人才,实现培养目标的一项基础工程。根据教育部及陕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,结合学院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,制定本规划。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教育部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,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改革方向,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,构建体现我院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,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内涵,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,促进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,提高课程教学质量,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。

二、总体思路

我院目前有 19个专业,22个专业方向,理论与实践环节合计约760门课程。其中,含14门全院公共课,80门全院选修课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》和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》的文件精神,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,我院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:

1.全面规划、分级建设、分批实施、突出重点、以点带面;

2.完善管理办法、健全评价体系、加大经费投入、严格动态管理、强化内涵建设;

3.稳定一批、优化一批、探索一批、建设一批、形成一批。

三、建设目标

构建“达标课程→优质课程→院级精品课程→省级精品课程→国家级精品课程”五级制课程建设体系。在此基础上,强化工学结合课程建设、开发网络课程建设、探索双语课程建设。

到2015年,力争全部课程通过达标课程评审,在此基础上,建成135门覆盖全部专业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,50门覆盖面较宽的院级精品课程,20门校企合作课程,并力争建成4-6门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。

近三年学院课程建设目标:

1.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,使全院100%课程通过达标课程评审;

2.建成135门左右覆盖全部专业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,使优质课程达到全院的20%左右;

3.建成50门左右覆盖面较宽的院级精品课程;

4.重点开发20门左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;

5.力争建成5-6门省级精品课程,2-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;

6.大力开发网络课程,探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。

近三年二级学院(部)课程建设目标:

1.各二级学院(部)2012年完成70%达标课程评审,2013年完成20%,2014年完成10%;

2.各二级学院(部)每年完成5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,2门院级精品课程;

3.五年内,各二级学院(部)保证各专业方向有院级精品课程,力争省级、国家级精品课程。

四、建设内容

1.课程教学基本文件

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,定期修订完善课程标准(三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),规范教案编写,严格授课进度计划审批。课程教学档案与文件,是围绕课程而开展的改革、建设、评估等活动的基础性工作,要加强课程教学档案文件的建设。课程档案建设的有关文件资料,如:课程标准、课程授课计划、考试试题、试卷分析、考试试卷、教案(讲义)、教学参考资料、教材习题集(库)、教学指导书、实验任务书、实验报告、教学课件、教师任课情况与总结、教师获得的教学奖励、教师发表的教研论文等,都应及时进行统计、归档,使课程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2.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

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,围绕职业岗位(群)的任职要求,参照有关的职业资格标准,分析提炼出从事具体职业岗位(群)工作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、专项能力以及能力要素;以能力为中心,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模式,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现代高职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。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技能考证相结合,课程内容以突出能力培养为目标,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。

3.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

创新教学方法,完善教学手段。改革以老师为主体、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,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,根据实际工作任务、工作过程、工作情景组织教学;探索工学交替、任务驱动、项目导向,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。建立传统教学、多媒体教学、网上教学、实训现场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。

4.师资队伍建设

教师队伍是学院办学的主力军。通过课程建设,建成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专兼结合、相对稳定的“理论型、双师型、技能型”教师队伍,打造一批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领路人的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。

5.实践教学环境

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职业人才、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,结合课程建设和改革,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,对实验实训内容进行系统化组合,建立完整的技能训练体系;设计和更新教学实训项目,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6.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

围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内容,开展教材建设,遵循编选并重的原则。完善教材选用制度和评价制度,定期进行全院教材使用情况统计分析,建立教材质量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;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工作,重点支持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、工学结合教材、精品课程教材、系列教材、特色教材的编写工作;大力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库及专题网站,形成以纸质教材、音像制品、电子资源等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。

7.建立科学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

课程考核必须符合课程要求和特点,能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。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,可以是传统的考试、书面答卷测试,也可以是作业、提交案例分析报告、论文、演示测试、口试、现场操作、第三者评价、证明书、面谈、自评、工件制作、录像和其他等。考试内容在注重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的同时,应重点考核技术应用能力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积极进行考核方式与方法改革和探索。

8.课程特色建设

根据不同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差异,针对课程所在专业的特点,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方向,系统分析、研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、合理性和可行性,有计划地抓好教学内容、体系和方法的改革,使课程建设与同类课程相比具有显著特点,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。

9.达标课程建设

全院范围内开设的所有课程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达标评审,近三年按70%、20%、10%的进程,力争到2015年全部课程通过达标课程评审。

10.优质课程、精品课程建设

对于具有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、连续开设三轮以上、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(含思政课等)、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实施优质课程工程,并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建设。在此基础上,遴选出院级以上(含院级)精品课程,形成院级、省级、国家级纵向精品课程体系和各专业布局合理的横向优质课程体系,以此带动其它课程建设,推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。

11.校企合作课程建设

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,“十二五”期间,学院投入专项经费重点支持“以职业能力为目标,以工作过程为导向,以项目任务为载体,以校企合作为纽带”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,力争到2015年每个二级学院(部)都能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课程、工学结合的师资、工学结合的教材。

12.双语课程建设

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: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、聘请外籍教师、专家来院讲学、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、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、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、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等。通过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,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的、符合中国实际的、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,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。双语教学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需求,可先在语言师资条件好的系部专业(专业方向)尝试开设,再逐步延伸其它专业。

13.网络课程建设

一方面,在五级制课程建设体系基础上,对资源条件好的课程可进行网络课程开发,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,促进高水平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,增加师生互动交流,适时解答课程疑难;另一方面,实施“2+1”人才培养模式后,部分课程可采取远程授课方式,提高实践、空间、人力、物力等综合资源的效用。

五、建设措施

1.全面规划,分级建设,分批实施,突出重点,以点带面

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联络学院相关部门,对全院课程进行规划、论证、布点、实施、管理、验收。按照五级制课程建设体系,分级建设、分批实施、逐级申报、逐级验收。优先建设专业地位高、师资队伍强、教学条件好、教学效果优的专业必修课程。按照“稳定一批、优化一批、探索一批、建设一批、形成一批”的建设思路,以优质课程为重点,以精品课程为示范,以工学结合课程为特色,全面带动全院课程建设与改革。

2.完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,健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。

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,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,制订课程建设标准和课程负责人制度,完善课程申报条件、申报程序、运行管理、经费使用、评审验收的管理办法。

3.加大经费投入,严格动态管理,强化内涵建设

每年投入课程建设专项经费50万元,重点支持精品课程、优质课程、工学结合课程建设;对课程申报、中期检查、评审验收、经费使用实行严格管理,对指标体系、资源上网实行动态管理;通过教研教改、专家讲学、专题研讨、教学竞赛、课程培训等途径,强化课程内涵建设,不断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。

关闭窗口
质量工程专栏  
* 重点专业建设
*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* 精品课程
* 精品课件下载
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 

* 教务管理平台
* CET查询
* 计算机等级考试查询
* 学籍学历查询

教务处版权所有   联系电话:0913-2362166   技术支持:网络与信息中心